发布日期:2024-11-15 23:29 点击次数:92
昨天后台看到一个提问,说是不是强者只讲规则,弱者才讲道德?
但就林荣我自己看来,真正的核心竞争力,应该是同时具备防守与进攻的能力。
孙元良隶属国民革命军第22团,当时他身为将军手下有不少将士。孙元良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他骁勇善战或战功赫赫,而是因为他擅长逃跑。此话一出可能很多人都会感到奇怪,战场上人们最不耻的一种行为就是临阵逃脱,但是为何他还能官至将军呢?凭借这一特殊的本领,孙元良不仅成功地从战场上活了下来,而且还活到了103岁的高龄,他的儿子比他还要出名,可谓是家喻户晓。
年少有为,立志参军
孙元良出生于四川省的一个小县城,他是1904年生人,父亲在六十多岁的时候才得了这么一个儿子,所以对孙元良给予了很大的期望。他的父亲虽然是老来得子,但是对于孙元良并不娇惯,从小就对他严格要求,时时教导他一定要做一个有理想、有抱负以及对国家有贡献的人。孙元良的家境虽然一般,但是父亲却尽全力省下钱供儿子读书,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把他送进了私塾。
凭借自己的努力,孙元良成功考入师范学院,但他并不满足于目前的成就,于是在校学习两年之后,成功升入了政法大学。在孙元良二十岁的时候,黄埔军校建立,当时正在向全国各地招收有志青年,听到这一消息之后,孙元良内心动摇了。当时国家处于动乱年代,像他这样的年轻人,理应报名参军,于是在纠结一番之后,他报名了黄埔军校。
当时军校的招生流程十分严格,还需要有人推荐,当时孙元良找到了李大钊,并且向他表达了自己立志参军的决心,最终李大钊同意做他的推荐人。就这样,孙元良顺利通过招生考试,进入军校成为第一期学员。由于在军校表现优秀,所以孙元良毕业之后直接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。或许在校读书是孙元良擅长的事情,但是一旦上了战场,孙元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。
毕竟在军校中学的都是理论知识,即使有实战课也大多是模拟,没有真枪实弹的上过战场,所以对孙元良来说,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。作为军校高材生,他是带着众人的期盼进入军队的,所以承受的压力比一般人大得多。
显露本性,临阵脱逃
刚开始从军的时候由于大家对他第一印象很高,觉得他是军校毕业的高材生,一定能力过人,所以军中人人都对他很认可。当时孙元良还没有碰到什么强劲的对手,所以也没有体现出他在实战方面的劣势。当时孙元良在军中的地位不断升高,没过多久就成了团长。就在孙元良得意的时候,他遭遇了重重的一击。
孙元良奉命带领军队攻打孙传芳,由于实战经验少,所以孙元良所带领的队伍在夜晚的时候被敌人突袭,最终惨败。但更令人惊讶的是,在这个关键的节点,孙元良竟然选择了一个人出逃。当时军中将士找不到他的身影,没有了指挥官,整个军队就像无头苍蝇一样,在接下来的战役中更是节节败退,最终损失了很多根据地。
尽管之前孙元良备受器重,但是他却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,当时老蒋听说之后,一气之下要将他枪毙,从而给军中其他人敲响警钟。孙元良得知自己犯下大错之后,更是躲起来不敢见人。所幸当时军中有人愿意替他说话,这才侥幸保住一命。当时有人劝老蒋,再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,于是孙元良被派去日本进修。
这已经是对他莫大的宽容了,但谁知孙元良回国之后不仅没有受到惩罚,反而比之前还受欢迎。回国之后,他直接升任副师长。当时国内战争四起,孙元良再次带兵和敌人作战,但此次他依旧没有改掉临阵脱逃的坏毛病。1937年,淞沪会战爆发之后,孙元良带领手下将士在前线奋战,一开始他还没有展露自己的本性,和士兵们一起抵御敌人。
但是到了后期,孙元良就开始动歪心思。他把收缴上来的军需物资据为己有,并且用这些钱给自己盖了一座别墅。在南京保卫战中,他更是将自己“飞将军”的称号发挥得淋漓尽致。前线战士和日军激烈对抗,但是他却选择带着亲信一路撤退,企图一个人逃脱。但令人没想到的是,这次事件他依旧没有被问责,侥幸留下一条性命,随后他随国军一起撤退到了台湾。
儿子家喻户晓,成为大明星
来到台湾之后,孙元良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不适合当兵,所以他选择退伍,转行做生意。到了晚年的时候,他也很少和自己的子孙后代讲述自己的从军经历。他最后一次在公众面亮相就是一次公开演讲,他在演讲的过程中,公开指责了日军企图抹杀在南京所犯下的罪行的行为,在此之后他就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。
孙元良子女众多,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他的第五个孩子,名叫秦汉,是那个年代有名的影星。秦汉的代表作品很多,而且在年轻的时候和林青霞有过一段感情,所以为人所熟知。2007年,孙元良去世,当时他已经103岁的高龄,是一个跨世纪老人。在他离世之前曾嘱咐家人,一定要把他的骨灰带回南京,因为那曾是他战斗过的地方。
小结
孙元良的一生是复杂的,他既有过报效国家的志愿,并且也为此付出了行动,但同时也在战场上临阵脱逃,这是不可抹杀的事实。一部分人对他持认可态度,认为他为抗战确实做过不小的贡献。但另一部分人则认为,他临阵脱逃的行为是一生中最大的污点。
但终归这都是后人对他的评价短线炒股配资,都是从自身的理解对人物行为作出的判断,我们并不知道孙元良当时真正的想法是什么。不论是历史人物还是历史事件,我们都需要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,不能单方面的肯定一个人的努力,同时也不能因为一个错误对其进行全盘否定。
孙元良黄埔军校老蒋军校李大钊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Powered by 杠杆配资炒股平台-杠杆配资网站|杠杆炒股开户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